02书屋 > 穿书不可怕,凭自己改掉炮灰命 > 第144章 让贤

第144章 让贤


出了学堂,刘远就开始汇报工作了。

  “要运的粮食已经都运了过去,庄上的粮仓也安排了人看护。水田在存水养墒,旱田的蔬菜都种上了,大棚菜今年又扩大了二十亩,咱们有销路不愁卖不出去。”

  翁晓晓认真听着,有不清楚的地方直接询问。

  说着话二人就到了作坊那边。如今的作坊已经扩大了一倍,幸好当初选在了村外,还有些点空闲的地方。

  但翁晓晓没再批任何宅基地,这村子空地有限,不能随意使用,总不能以后需要用地的时候去占用农田。

  想盖房子可以啊,在原址重建呗。

  到了作坊后,翁晓晓先把人召集过来,听刘大娘说了说近况。

  不过,她感觉刘大娘管理起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,说得很不详细,有些问题也答不上来。

  可能摊子铺的大了,要管的人多了,事情多,又不识字,只靠脑子可记不了这么多!

  公事可不是讲私交的时候。

  “刘大娘,你得往管事身上压担子,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,现在规模大,已经不同以往了,若是等疏忽管理出了漏子,再补救已晚。”

  开头是所有人做所有事情,后来便是按工序划分,每道工序都固定了人手。规模扩大了依旧沿用的这种管理模式,只是工种分得更细致了。

  洗菜的只洗菜,晒干的只管晒干,拌料的,封装的,出货的,各行其是,每组都有几个人。

  多数都是女工,所以请刘大娘管着,一直都没考虑换人,但如今不得不重新衡量了。

  现在没出什么问题都好说,但长久以往,管理跟不上,势必会影响酱菜的质量,若是丢了回头客,这门生意也就算完了。

  头次被东家说教,刘大娘脸上有些挂不住,但人家也没说错,自己是记不住那么多了。

  “活到老学到老,不能顺应形势,就只能退位让贤了。”

  翁晓晓看向刘远,“刘伯,你二儿子不是也识字吗?”

  刘大娘被说,刘远脸上也有些挂不住,但实情就是如此,老婆子常常喊累,她撑不起来了,若真有了损失再退下来,他们俩个的脸面也算是全完了。

  听到东家问到二儿子,刘远醒了下神儿,“是,跟老大一样,都是跟着我学的。东家,您是?”

  “让他跟着刘大娘学一学吧。”

  小海还太年轻,即便有能力也难服众。若是老二刘宏祥有能力,那就让他上,也算给了他们这些元老机会。干不了,那就不能怪她换别人了。

  翁晓晓没说出来的意思,刘远已经听明白了,在刘大娘说话之前先应了下来。

  这差事给自家儿子做,总比让给外人强,是东家给他恩典呢。

  家里忙不过来,就不种水田了呗,几个女人种点菜也一样。

  东家肯给自家机会,她不能不识好歹。可是要她现在去学字,刘大娘心里是没底的,也不知道能不能学进去。能把这机会先给二儿子,已经是东家仁义了。

  老两口忙行礼道谢,“谢谢东家,谢谢。”

  “人尽其用,才不累。”

  得力的管事必须有,她不可能只顾着这一处,也管不过来。

  “我没有这处进项影响也不大,但是作坊养了这么些人呢,我得对所有人负责。”翁晓晓见二人没什么异常,也放了心,才愿意多解释两句。

  “东家这么说,更让我们无地自容了。干不了,是我们自己的本事有限,怪不了任何人。”刘远拉着刘大娘又行礼。

  “是这话,老婆子我没半点怨言的。”

  翁晓晓点点头,“你们去忙吧,我跟小海对下账。”

  刘远二人行礼离开,账目的事情不是他们该插嘴过问的。

  小海就在一旁听着的,因为跟他没关系,便甘当了透明人。

  听到要对账,忙抱着账本坐了过来。

  “扬州那么多盐商,怎么细盐也涨价了?”

  “每个月都在涨呢,咱们用的多,成本就明显了。”

  成本涨,卖价自然应该相应地涨,但是,市场上不是只有你一家做酱菜生意的,你涨了价,但别人不涨,你就会流失客户。

  “高档货卖价涨一成,一般的货品先不动。”

  老百姓对一两文都是敏感的,富人则更注重品质,不介意那一点半点的。

  小海点头应下。

  “价格涨不涨,品质都不能降,这是作坊生存的命脉。你要时不时地进行检查,把好关。”

  “是。”

  小天胆子太大,小空等人又有些太胆小了,做事畏手畏脚的。

  “觉得正确的事就大胆做,不要怕,发现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跟我汇报,你就是我的眼睛。”

  他是主子的心腹,自然全心全意为主子办事,小海连忙应下,“主子,我会用心做事的。”

  时时查验真是很有必要的,翘脚老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。

  处理完这些,早过了午时,去吃了个饭,翁晓晓就准备回去了。

  ……

  只不过刚出村口就被小花拦下了。

  小花二话不说上来就给翁晓晓跪下了,“东家,还求您再帮我一次。”

  翁晓晓看看地上跪着的憔悴姑娘,心软了,翻身下了马。

  “有话起来说吧。”

  凤姑更看不得如此,走过去把人扶了起来。

  “还求东家给我指条明路,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。”

  谁又能看得了多远呢?

  “小花,通常来说,作为女子只有嫁人这一条路。你既然拒绝了小天,不愿意嫁给他,就该知道,这条路很难了。”

  翁晓晓看向远处,“我也看不清未来会如何,但眼下只能脚踏实地往前走,每个人的路都在他自己脚下。”

  “我给你指不了什么明路,谁又知道哪条是明路呢?想做什么就去做吧。若是你自己没有什么想法,那就按照你父母的要求去做。”

  小花有些迷茫,她确实没想好做什么,就想听听东家的意见。

  她不笨,话听明白了,也不怪翁晓晓。

  东家不能为她的人生负责,也负不起这个责,本来这跟人家也没关系,不袒护小天已是恩德。


  (https://www.02sw.net/3503_3503421/11111008.html)


1秒记住02书屋:www.02s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02s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