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书屋 > 家有儿女在古代 > 第375章 两年后

第375章 两年后


一弯青月还挂在天上,云家已经灯火通明了。

  今日是八月十二,院试的日子。

  这两年景琛、清风大多时间是住在邓家,因为明睿一旬只能回来住一天,平时根本没时间教孩子,最小的景泽也跟着外公去了书院开蒙了,但他是早送晚接,住还是住自家的。

  明月天不亮就带着徐氏还有高娘子起来忙碌,景琛、清风今年已经十三岁,按相公的话来讲,如无意外,俩孩子名次都会拔尖。

  没错,是拔尖,不是靠前。

  邓家的老太爷、大伯、父亲包括相公,都坚定地认为景琛这次肯定能名列前茅,清风也是。

  邓家这次还有邓正祁、邓正壬参加院试,云家也有云景涛、云景轩两人,景安这两年都止步在府试上。

  这两年,景涛、景轩甚至景文、景书都进步很大,景安却不是很用功,今年四月份府试再次失利后,明睿单独找了景安说话,半个时辰的话后,这孩子变的老老实实的,读书也勤奋起来。

  明月后来问相公,到底跟景安说了什么。

  明睿道,也没什么,我只是告诉他,如果不上进,我这里可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。

  明月也就不再问,相公肯定不止说了这些,孩子绝对是被吓住了,不过,这样也好。

  这两年,大嫂还是带了几个孩子住进了城里宅子,不为别的,明睿偶尔回家能教教他们,家里去书院也更近点。

  十五岁的云芝和十一岁的云秋、十岁的怀云也住了进来。

  三个小姑娘是明月主动让她们住进来的,住云宅比住庄里总要好些,比如说亲。

  今年春,云芝就跟日月书院的一个秀才定了亲,秀才本就是京郊的,家里人口也简单,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,父母为人憨厚,是家有良田两百亩的地主,大伯一家简直满意的不行。

  云朵、小雨每日还是去书院,满十四后会从女学毕业回家,去年春,明月托了大伯帮她请了一位女先生,女先生如今就住在隔壁屋里教云甜四个小姑娘,女学基本都是半日课,下午回家也会跟着先生学。

  而女先生在云家待遇不错,自是尽心尽力地教小姑娘们,尤其是朵儿。

  ……

  晨曦初露,四个男孩就吃过了早饭,又在明睿的监督下一个一个去了茅厕,其实昨日起,明月就在饮食上注意水份的摄入。

  院试四日,每日半下午就可以回家,第二日再去,所以午餐带些点心垫肚子就行,不必带炉子什么的,比乡试、会试方便许多。

  十三岁的景琛跟清风都长成了一米七几的大高个,跟十九岁的景涛站一起也不显矮。

  明月笑眯眯地看着她的儿子和准女婿,别说,这么好看的少年真的不多见,尤其是琛儿,这孩子长的真好,身材修长,面容俊美,偏偏又透着一股英气,一股贵气。

  清风虽然长相不及景琛俊美,但少年眉清目秀,有一双最纯净的眼睛,气质沉静,温文尔雅。

  他们夫妻知道,这孩子内心足够强大,他读书和习武的天赋没有景琛好,但这么多年,读书和功夫也只比景琛差一些,每日可以说都是五更起,半夜睡,自律性相当地强。

  这一点,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比不了。

  蒙蒙亮,明睿就带着几个孩子动身去考场,云吉、云平、云安、云喜跟着,至于明光、明强他们,还在庄上做生意,明睿根本就没让他们过来。

  昨日,明睿抽空去了庄子,这些人就紧张的不行,如果让他们来送考,孩子不紧张也弄紧张了。

  不得不说,他真相了。

  此时的庄上,豆腐作坊的灯火也通明。

  这两年到了京城,生意越发好了,每个月纯收入超过一百两,两家对半分,一年也有六七百两存银。

  黄豆是自家种,庄上边边角角的地都种上了,基本不用买多少,菜、粮食都是自家种,一年开支就很少了。

  老兄弟俩日子越来越好,心情也越来越美,身体当然越来越壮。

  如今他们三位老人家重事不必做了,做些轻省的事,安排安排庄上活就成。

  但今日明光、明强明显没心思做事了。

  王大山乐呵呵地忙,到了京城后,生意越发忙起来,他们夫妻都在豆腐坊做工,每个月四两银到手,儿子如今在书院读书,今年府试差了一点,但先生说考的不错,只是起步太晚。

  不错就行,儿子不过十四岁,明年也才十五,十五岁的童生也是相当好了。

  女儿竟然被睿表弟的娘子接去了城里宅子,还有女先生教她们,当初因为这,夫妻俩还抱头抱脑哭了一场。

  他们女儿跟云芝、云秋她们到底有些不同,难得睿表弟两口子还一样的对待,怎么不让多年一直苦水里泡的两口子感激万分?

  尤其是做豆腐只要大半日,剩下的时间,堂伯还让他们自己种些蔬菜,田也让租了五亩,吃喝基本上不用花费多少,多余的蔬菜还能卖给书院,一年下来也能多挣不少。。

  儿子读书费用大一点,但孩子自己抽空在书院做些杂事,笔墨纸砚这一块也省了,开始夫妻俩还觉得这样不好,谁知道睿表弟跟他们说,如此这样对孩子只有好没有坏,读书也不在这一点时间。

  后来就是景涛几兄弟也在书院帮着做些工,这些工也就是打扫或者午饭时在餐厅帮忙而已。

  云老头等明来他们赶着骡车去送货,稍微吃了点早食,就跟他哥去庄上走,明睿要求他们,每日起码快走半个时辰,那就得绕庄子小半圈。

  这两年,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,没有哪里能比云月庄舒服,离城里近,书院也不远,骡车都不用两刻钟。

  何况孩子们平时还在明睿家,旬休因为小叔教,很少回庄子,读书的事根本不用他们操心。

  两年前跟李家舅兄相认,不光女人,几个男人都哭红了眼,但李家人非但没有怪他,这两年两家还常来常往,偶尔还会来庄上住一日。

  压在云老头心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移走了,老伴的早逝,这些年也渐渐地看开,生命无常,人迟早都要走那一步,有一日,他也会去找老伴,那时候儿孙自会把他们俩葬在一起,此次长长久久再也不会分开。


  (https://www.02sw.net/3529_3529771/11110776.html)


1秒记住02书屋:www.02s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02sw.net